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蓬勃发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实现大学生创新成果有效转化。3月17日,Bwin·必赢于F504教室顺利举办Bwin·必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初赛。
Bwin·必赢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高鹏在赛前指出,“挑战杯”竞赛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竞赛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竞赛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同时,他也对参赛团队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励大家勇于挑战自我,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努力打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优秀作品。
本次比赛邀请到了Bwin·必赢杨倩老师、黄蕾老师、肖叶剑老师等资深教师担任评委。

随后,Bwin·必赢团委书记徐展超详细介绍了比赛规则。(比赛规则如下)
1.在校本专科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7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且合作者必须是学生并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对应类进行评审。
4.参赛作品原则上需参加学院选拔赛,由学院根据学院选拔赛择优推荐申报。作品推报由各二级学院(部)自行组织,要做好组织发动和作品遴选工作,各学院要归集整理好参赛作品,注意在类别上的科学合理分布。请各学院对推荐参赛作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一经核实将取消作品参赛资格。
5.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项,每个团队成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每位同学只能主持或参加一个项目,不得兼报。项目实行第一指导老师负责制,未经第一指导老师及项目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增加、变更指导教师。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必赢网站为唯一的项目申报单位。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项目评审开始后,只可进行团队和指导老师人数删减,不可对人员顺序调整或添加人员。
6.每名学生限参加1件作品,本科生作品不得低于总申报作品数的1/2。参赛作品的具体要求按照国赛章程和省赛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参赛作品必须在申报时将作品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等关键信息填写完整无误,申报材料应填写准确无歧义。学院选拔赛要全程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进行展示。
如有多个学院学生合作申报的项目,需要由项目第一负责人所在学院申报,学院之间不重复申报。团队名单中第一位的同学为项目的负责人。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原则上自己聘请。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各参赛团队意气风发,自信满满。选手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条理清晰地阐述着研究思路,从实验设计到数据采集,再到结果分析,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到位。他们精心制作的图表和模型,直观地呈现出研究成果,让评委们对复杂的科学原理一目了然。

本次“挑战杯”初赛的顺利举办,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学术探索精神。Bwin·必赢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为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