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关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双创”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双课堂”师资队伍建设,以助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我院专业课教师代小丹老师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鸣焕教授等老师共同讲授视觉传达专业《展示与陈列设计》教学实践课。此次课程在季羡林国学院数字艺术馆内进行,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901班、1902班,近百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联合教学活动。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建虎老师向同学们系统讲解了季羡林国学院数字艺术馆的展示内容。其次,我院视觉传达专业任课教师代小丹老师对此次教学实践课,提出了课程实践要求并安排了结课作业。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鸣焕教授向同学们概括介绍了数字艺术馆的设计理念、展陈模式、展示内容、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理论讲授与实践辅导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将课堂一部分放在教室主要教授学生理论性知识,一部分教学课堂放置于季羡林国学院数字艺术馆,学生通过参观季羡林国学院数字艺术馆,引导学生了解七个展馆不同展示内容,如何与展示形态相结合,转变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作为主体,一边参观,了解相关展馆内容,一边思考内容的呈现形式,学生参与调研,根据展馆实际做出策划书、了解展示陈列的方法、形态,原则,独立完成展示陈列设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季羡林国学院数字艺术馆参观学习,让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学校历史及相关文化特色成果、了解展厅整体视觉规划设计、功能分区设计、人流动线图设计,展品陈列道具等相关设计,让学生对《展示与陈列设计》这门课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门课程结课设计,为一年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此次联合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完全契合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时晓楠副教授的教育理念。他时常说,课程改革是做好教育、教学前沿的首任工作,只有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将学院特色展现出来。“双师双课堂”是进一步探讨符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尝试。长期以来,在时晓楠院长的倡导下,学院与季羡林国学院紧密协作,前后三次成果举办学生毕业作品展,并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来季羡林国学院体验学习,为学院学生的成长成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办公室主任野苏民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立德树人,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培养新一代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人才一直是我院奋斗的目标。让我们共同携手构建新时代无边界幸福大学而努力奋斗!

党总支书记、院长时晓楠讲授学院教育理念

代小丹老师向同学们讲授视觉传达专业《展示与陈列设计》结课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鸣焕教授对本次教学课程课进行总结并布置课程作业


学生进行作业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建虎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季羡林国学院数字艺术馆展示内容
Bwin·必赢
2021年12月20日